行业新闻 聚焦产业 全球视野
近期电力紧张,景观照明被推到了风头浪尖,部分城市也出台了暂停灯光秀、调整景观照明亮灯时间等应对措施,照明行业议论颇多。现在有必要从节电和错峰两个方面,认真厘清灯光秀乃至景观照明在社会用电中的作用和影响。 本轮电力紧张,固然有疫后经济复苏社会用电总量增幅明显,电力供应因煤价高涨缺口较大等原因,但最主要的矛盾还是电网难于应付尖峰时段的用电需求。因此,在继续做好景观照明节电工作的同时,目前最重要的还是配合电网有序错峰,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关了之。
了解更多夜经济或称夜间经济,是指发生在当日18点到次日6点,以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作为消费主体,以休闲、旅游观光、购物、健身、文化、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。它的出现打破了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传统作息习惯,取而代之的是“白天努力工作,晚上放松休闲”的现代作息新法。
了解更多2021年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。随着许多全球经济体设定了本世纪中叶实现的零碳净减排目标,迫切需要制定战略来降低我们城市的排放量,节约能源并加速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。在这种背景下,城市空间需求将继续增长——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(联合国经社部)统计,世界55%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,预计到2050年,这一比例将增至68%。
了解更多智慧城市的综合性场景下,多种技术也得以从单点应用转向融合应用,相互结合实现算力、算量和算法三螺旋结构相互强化,在“城市大脑”的综合统筹和“智算中心”的能力支持下,推动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,为城市、经济和社会治理提供更好的服务。我们未来的城市发展道路怎么走?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,使城市更健康、更安全、更宜居,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。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,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主要举措,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
了解更多最新发布的《2021中国夜间经济最新发展报告》显示,2016年以来,我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。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,同比增长5%,预计2021年将增至36万亿元、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。其中北京、上海广州筹城市大力推进夜间经济的发展,通过夜间消费提质升级挖掘消费潜能,成为发展夜间经济的标杆城市。
了解更多“夜景旅游”有什么价值?旅游行业几乎达成了共识:“夜间旅游”能盘活景区资源、提升景区效益、优化景区产业结构、甚至提高整个城市的活跃度和开放度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,已经成为各景区和旅游城市发展的新动力。
了解更多1921年,我国民族工商业者胡西园等成功试制了第一只国产白炽灯,掀开了真正惠及大众的国产照明服务革新;20世纪90年代,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开发研制了节能灯的自动化生产线,为国产照明行业提供了价廉质优的设备,使得我国节能灯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能的80%以上;进入21世纪,中国照明产业获得空前发展,LED光源正逐步取代传统光源,在城市景观照明中,LED光源应用率已超过90%……
了解更多2021 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也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破局之年。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明确提出:“要加强泛在感知、终端联网、智能调度体系建设;发展自动驾 驶和车路协同的出行服务;推广公路智能管理、交通信号联动、公交优先通行控制”等重点内容” 。2021年7月28日,百度发布了《百度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-ACE智能交通引擎2.0》,白皮书带来重磅升级的ACE智能交通引擎2.0版本,对Apollo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最新探索进行了系统化成果展示。
了解更多由于暴雨、台风等天气影响,城市产生内涝等灾害,致使出现水淹损失、交通瘫痪甚至停工停产的情况,给城市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,甚至导致人身伤亡。
了解更多